阅读历史 |

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223节(1 / 3)

加入书签

再继续走,就是很有名的“大水法”,复原图有多美,眼前的景象就有多刺目。

而且区区复原图是远没法跟现实景物相比的,如果这些景物建筑还在,可想而知是怎样让人惊叹的胜景。

“我看攻略,说这是来圆明园必去的景点。”薛皎轻声道。

顾冬阳:“因为名气大吗?”

他往后站了几步,找了个角度框出镜头,“课本封面。”

薛皎:“这么有名的大水法,其实在圆明园诸多景观中,根本排不上号,之所以有名……”

她仰望者眼前破碎的建筑残体,声音仿佛叹息:“因为主体建筑,都没了,什么都没了。”

大家想到了刚才看过的线法山遗址,什么都没了,就跟那个一样吧。

不光薛皎她们这些游客看得气愤揪心,丰朝观看天幕的人也破防了。

昨晚薛皎给薛珍看复原图,他们也都跟着看了。

如果说完全现代化的建筑让他们惊叹,但实际上,对于已经在固定环境中生活了几十年的丰朝人来说,古代的园林建筑才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

而圆明园更上了一层楼,风格融合,又不会突兀,也不怪天成帝心动了,普通老百姓看得眼馋羡慕,王孙贵胄都有不少动了念头,也想修园子的。

修不了那么大的,修一个两个景观建筑,他们还是修得起的。

但图片跟实景毕竟有区别,都盼着今天能好好看看。

当然,他们也清楚,这园子被劫掠过,也被烧过。

但房子里的东西能抢走,房子怎么搬得走呢?那么大的园子,里头的摆件没了就没了吧,他们自己重新布置,也挺有意思的。

即便烧过……木头能烧毁,石材也能烧没吗?好歹能看个大概结构,方便他们找匠人仿造。

结果来了一看,哈哈,全没了。

用“断壁残垣”来形容都显得多余了,哪有残垣。

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侵略者的认知也提升了一个高度,这是怎样穷凶极恶啊,山匪下山劫掠村庄,也不会把搬不走的东西都给烧了,他们还指望能抢第二次呢。

况且,这圆明园,还是当时王朝的离宫,也算半个皇宫了。

连皇宫都是这个下场……王孙贵胄,高门子弟,高官贵族们,凡是想到某种可能,皆觉得浑身发凉。

皇宫保不住,京都能保住吗?

侵略者抢了王宫,难道会放过其他高门府邸?

“可恨的侵略者!”

这一刻,无数人感同身受,开始唾骂。

[惟愿衣食无忧:虽然这不是我家的园子,甚至都不是咱丰朝谁家的园子,我看着,还是觉得难过。]

[忧国忧民一书生:这般宏伟的园林,不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最后付之一炬,任谁看了,都觉心痛。]

[哪有好人:我就好奇,皇宫都被烧了,皇帝去哪了?死了吗?]

[肯定死了,说不定就是在里头被烧死了。]

[那不一定,有可能跑了,皇帝才惜命呢。]

[全家安康:这么大的火,京都的老百姓可怎么办啊,皇帝能跑,大人们能跑,老百姓往哪儿跑啊。]

[太可怜了。]

[美言几句:搞不懂,都已经过去的事了,这园子也烧没了,有什么好看的,看得所有人都不开心。]

……

“妈妈,为什么不重新修起来呢?”薛珍忍不住问:“这么漂亮的园子,重新修不好吗?”

“不能修。”

薛皎摸摸女儿小脑袋:“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暂且不提,宝宝你看,特意把曾经的遗址保留下来,给大家参观,是为什么呢?”

薛珍摇摇头,薛青山叹息道:“勿忘国耻啊!”

薛珍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若有所思。

薛皎附和:“你阿公说得对,勿忘国耻,这是曾经侵略者留给我们的耻辱,宝宝你生活在咱们国家,是不是觉得咱们国家很好,很强大,很安全?”

薛珍点头,薛皎继续道:“可是在以前,往上数不过百年,我们的国家还在战火中挣扎,无数侵略者在国土上肆虐,民不聊生,如果我们生在那个时代,妈妈得去打仗抵御侵略者,你也不能安然的坐在学堂里读书……”

“把坏人都赶跑!”薛珍握着小拳头,气势汹汹道。

薛皎:“对,革命先烈们赶走了侵略者,建设了如今的国家,才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会更珍惜当下,也激励着我辈青年人奋发向上,建设祖国,将国家建设得更强大,再没有人敢侵略我们。”

她语调不急不缓,不慷慨也不激昂,但字字铿锵。

“也激励我!”薛珍着急地表态:“妈妈,也激励我!我长大了,要……要造好厉害好厉害的大炮,比阿公看的电视里还大,让坏人进不来,把他们都打跑。”

小姑娘瞪着眼前的建筑残体,生气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