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淘宝重回年代过红火日子 第125节(2 / 3)

加入书签

就这么一上午的功夫,写了十来封信。

王立业中午回来后都先一一看过,又指导着王雅莉修改几处后,这才寄出去。

无论是信封还是邮票,都是钱。

王立业和刘春华不觉得有什么,但是总有人会心疼。

关于王雅莉的事情,许如意是没怎么在意的,但是许立春一直找人盯着王家,自然也知道了王雅莉回来的消息。

他写信把这里的事情告诉许如意,还提到了王立业和刘春华的工作并没有受太大影响,除了王立业被降职之外。

现在的通信还是很耗时间的,没有那么快。

王雅莉打小在安全区,后来又跟着老太太一起生活,从来没有动手干过活,可以说是十指不沾阳春水。

霍家老太太也是被上面给安排了保姆照顾的,所以王雅莉连自己的衣服都没洗过。

等她现在真地到了王家,才发现自己不仅要学着洗衣服,还要学做饭。

这是她以前想都不会想的事!

“这样吧,雅莉先试着洗自己的内衣和袜子,其它的衣服让你嫂子们轮换着洗。等你适应了,再洗自己的衣服。”

王家两个儿媳不乐意,但是对上公婆凌厉的眼神,一个屁也不敢放,还是老老实实地拿起来洗。

刘春华一看到女儿被霍家给养得真是个千金大小姐的样子,一时间心里头既高兴,又有几分心疼。

高兴的是女儿在霍家过了十几年的好日子,心疼的是,以后就得跟他们一样过这种普通老百姓生活了。

如果不是因为那个许安然,那女儿又怎么会来受这份儿罪!

不知不觉地,刘春华就把许安然给恨上了。

王雅莉跟她说了不少关于许安然的事,还说许安然很早之前就怀疑她了,还特别讨厌她,甚至还动手打过她。

刘春华这个心疼的哟!

天天在家里骂许安然。

当然,她不敢指名道姓的骂,毕竟人家是领导,可这不耽误她指桑骂槐。

王雅莉要学着做饭,但是又不会用煤炉子,先后弄灭了两回后,刘春华就暂时不让她学这个了。

反正孩子还小,以后再学也来得及。

最让刘春华受不住的,是王雅莉对于吃穿上的一些要求。

王雅莉以前在霍家,那吃的一直都是白面,就是偶尔会有一两顿忆苦饭,但她也不会被逼着吃。

现在让她吃二合面的馒头,她都觉得不适应,要是以后天天吃窝头,估计这孩子能饿病了。

对此,王立业倒是不以为意。

人嘛,逼一逼什么潜力也就都出来了。

现在不适应,早晚会适应的。

而且王立业还觉得就得让王雅莉多吃一些难以下咽的食物,只有这样,她才会更主动地去巴着京市那些人不撒手!

拿她当棋子

虽然许安然和霍卫国都不待见王雅莉,但是不可否认,王雅莉在霍家这十几年还是没受过苦的。

小时候在安全区,那会儿大家吃喝都一样,而且那会儿还是战乱时期,别说是吃窝头了,就是吃糠咽菜,总好过天天生活在战火中的老百姓们。

后来王雅莉长大一些,跟着搬到京市,那就真地是再没吃过苦了。

现实生活中的巨大落差,的确是刺激到了王雅莉。

她迫不及待地想要重新回到京市,哪怕让她在霍家做一个保姆,日子都比现在过得好。

但问题是,哪有那么容易?

霍家老太太收到她的信后,看着她写的种种,虽然没有掉眼泪,但情绪还是很低落。

老人嘛,原本就容易隔辈亲,而且这些年,因为许安然不喜欢王雅莉,所以老太太就故意对王雅莉好。

付出的感情总归是真的。

这让老太太格外不舒服。

如果早知道王雅莉真地就不是霍家的种,她说什么也不会为了跟儿媳妇置气而故意对王雅莉好。

现在弄成这样,自作自受!

老太太心情不好,自然也没有回信的打算。

二儿子的警告,她现在还言犹在耳,哪里敢违背他的意思?

不过,老太太年纪大了,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

“许安然也真是的,如果当年她把关于脚镯的事情说出来了,我能不让她去找亲生女儿?不就是怕我惦记她的那点儿好东西嘛,可把她给能的!哼,瞒着藏着的,又能有多少好东西?”

关于金脚镯的事,霍卫国只是顺带着提了一嘴,上面也只知道是一副金脚镯,至于来历,霍卫国说是当初潜伏时自己的同事送的。

这个理由很完美。

许安然因为了结了一桩心事,这心情也是肉眼可见地好起来。

虽然不能光明正大地认闺女,但是至少她知道亲闺女回来了,而且还特别优秀。

京大的学生呢!

而且十六岁就考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