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5章(1 / 2)

加入书签

宋鸿旸点点头,此刻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孙鼓县的县令张万明听闻来了两位大人,连忙跑到县衙门口迎接:“沈大人,宋大人,下官不知有失远迎,还望海涵。”

沈书元笑着摆摆手:“本就是我们突然造访,希望没耽误张大人的公务。”

“哪里话,哪里话。”张万明连忙抬手:“两位大人请。”

沈书元点点头,抬腿走在了最前面,张万明在他侧后方给他引路。

“其实本没准备叨扰,但到了县里看到许多流民,一问才知道蕲州也打起来了?”沈书元刚坐下,就开口问道。

张万明连忙点头,他哪敢问这两位大人这是要是去干嘛,只能把知道的说了。

“打了有段时间了,但这几日似乎不太一样。

东执军反叛,骗开了兴州的城门,但他们也不敢真的来多少人,人来多了,兴州守城官也不是傻子,怎么会开门,所以兴州是点了烽火的。

他们这烽火一点,西北军直接反扑,东执军其实没占到便宜,西北军是什么?那是一群猛兽,真的是打仗打出来的,东执军和他们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可背后还有北珏,所以西北军也不敢太过深入,怕北珏来袭回防不及时,会出乱子。

所以现在的兴州,一半在东执军手中,一半在西北军手中。

兴州乱了,蕲州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可他们也不敢倾巢而出,毕竟东执军还有人在东边,若是趁着他们去增援的时候,直取蕲州,那就有些难了。”

“所以现在的僵持住了?”宋鸿旸问道。

“不知道啊,最近这几日打的有些厉害,就连蕲州都有百姓在往这边跑,所以两位大人才会看到这么多的流民。”张万明擦了擦额间的汗,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够不够,但再多的他也确实不知道。

“沈大人在在想什么?”宋鸿旸问道。

“东执军占了一半的兴州,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放舍不得放,可不放等于被西北军和蕲州军围在其中,反而孤立难援。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围城打援,可兵力不足,此法定不可用,最近能打起来,很可能是哪处来了增援。

若是这样,东执军被灭只是时间问题了。”

沈书元垂眸想道:兴州的局势和自己在京中听到的又不一样,看来这场博弈,皇上还没落于下处。

螳螂捕蝉

沈书元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在孙鼓县先住下了。

“宋大人,我觉得我们还是分开行事,更为稳妥。”沈书元说道。

“分开?”宋鸿旸有些不解。

“嗯,我继续往前,到达蕲州看看战况如何,是否可以从兴州直接出关,宋大人则绕路而行,我们定在四幕关相见,这处出关后就能直接前往勒多了。”沈书元指着舆图说道。

“可下官若是这么绕路,要多走很多时日呢。”宋鸿旸说道。

沈书元点点头:“虽然现在时间紧迫,但就算我们继续往前,也不代表能节省时间从兴州出关。”

“沈大人说的也在理,那就这么定了,下官这就遣人收拾,等下就上路,争取早点到。”宋鸿旸站起来身。

“宋大人,你达到四幕关之后,等我最多五日,若我没到,你就直接前往勒多。”沈书元交代道。

宋鸿旸躬身行礼:“下官明白,不会有负圣命!”

“大人那我们等下也离开吗?”宵歌出声问道。

沈书元这次出来,将宵歌和于人八都带上了,府里现在能用的人多,倒也不缺一个于人八。

“我们不走官道了,衣服也都换一下,穿的简单些,我们绕路直接到蕲州和兴州的交接处。”沈书元指着舆图说道。

“大人,这样会不会太危险了?”于人八皱眉说道。

“若真是像我猜的围城打援,那定然是朝廷派了援军过来,我们先去看看情况,若不是……前方的战火可能就不妙了。”沈书元说道。

于人八低头看了一眼舆图:“若是这样,大人,小的建议骑马,让车夫带着旁的东西走官道,在兴州碰面。”

沈书元也看了看舆图,点点头:“行,你去找张县令,找他借上或者买上三匹马,我们等下就出发,对了让李予知跟着车夫走。”

“大人不怕他逃走吗?”于人八有些担忧地问道。

“他愿意逃,我还有些开心呢。”沈书元呼出一口气,缓缓说道。

这些年,沈书元的马术虽然不算精通,但骑马赶路还是可以做到的,几人夜里也没怎么休息,一路向北跑了快三天,终于到了兴州城外的一处村落。

这里的人都跑了大半,只有一些老人家跑也跑不动,只能认命的等在这。

“老人家,我们想讨口水喝。”宵歌在村里看了一圈,寻了有炊烟的一家,敲开了门。

“哎呀,现在怎么还会有人往这处来啊?”老汉半开着门,眯着眼睛说道。

“我们本就是准备从兴州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