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因为帘幕掀起的关系,雷远看见李贞在外头犹豫。 &esp;&esp;他摇了摇头,折返内室,继续查看舆图。 &esp;&esp;在此世的征战杀伐总是如此。敌我双方都陷在重重迷雾,谁也摸不清谁的头绪。如雷远这样,能够对地形地貌、道路距离清晰明白,就已经是极大的优势。 &esp;&esp;大多数时候,交战的双方就如蒙眼的拳手,直到拳头沾血,才晓得是">
阅读历史 |

第五百零八章 计划(1 / 2)

加入书签

&esp;&esp;因为帘幕掀起的关系,雷远看见李贞在外头犹豫。

&esp;&esp;他摇了摇头,折返内室,继续查看舆图。

&esp;&esp;在此世的征战杀伐总是如此。敌我双方都陷在重重迷雾,谁也摸不清谁的头绪。如雷远这样,能够对地形地貌、道路距离清晰明白,就已经是极大的优势。

&esp;&esp;大多数时候,交战的双方就如蒙眼的拳手,直到拳头沾血,才晓得是否打到了对手要害;同样的,直到自家痛不可遏,才晓得敌人究竟怎样挥拳。除此以外的一切判断,归根到底只是猜测,搏的是运气。

&esp;&esp;此时夜色已经深了,雷远一口气盘算了小半个时辰,想了好几个计划,却都难称万全。因为屋里点了许多灯火,渐渐有些烟气,熏得他眼眶酸涩。他有些烦躁,于是长身而起,推开窗户稍稍透气。

&esp;&esp;院落以外传来嘈杂的声响。

&esp;&esp;是雷衍等从事组织了城中民伕,将战死者的尸体搬到城外掩埋。另外还有不少人紧急修缮城门、城墙。哪怕己方未必会在灊县久驻,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总得尽量保证城防完整。

&esp;&esp;负责在城内维持秩序的将士应该换过了一班,现在轮到贺松所部。

&esp;&esp;仔细想来,庐江雷氏在灊县城里的故旧实在不少,但这时候数千壮丁被不管不顾地强征出来从事劳役,辛苦万分,到处都有手持刀枪的将士巡逻。雷远偶尔听到喝骂、殴打的声音,想来是巡逻士卒看到什么不如意处,挥拳就打,抬脚就踢。那都是常事,雷远根本没法管。

&esp;&esp;雷远记得前世里有唱词道:“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说得便是此等情形了。乱世里头,刀兵面前,便难怪城里有人惶恐不安,拿出送女服侍的套路来勾连。

&esp;&esp;“将军!”门外李齐呼唤。

&esp;&esp;“怎么样?”

&esp;&esp;“城中遣出的信使共有三批,后两批都被我们阻截了,只有我军刚到灊县城下时派出的那数人走脱。他们的目的是安丰……据说,伏波将军夏侯惇正提兵在彼处。”

&esp;&esp;“此后没有其他人从灊县脱身么?”

&esp;&esp;“步行逃亡的百姓黔首不少,未必能尽数抓捕。但试图纵骑而走的,绝无漏网。”他见雷远及其郑重,又道:“我们以四倍的精锐之众攻打一座小小县城,就算未曾刻意堵截,也绝不致纵放。”

&esp;&esp;“好。你去吧。”

&esp;&esp;雷远颔首。

&esp;&esp;他转过身,持笔在舆图上代表安丰的这一点画了个圈。

&esp;&esp;第一批告急信使大约明早能够到达安丰。

&esp;&esp;而那些步行逃亡的人走不了多快。除非他们先往西北方向,赶往博安县……不不,那一样快不了,绕行博安的话,就得渡过沘水和泄水。雷远记得,这个季节两水都很汹涌,河水三岔之处,至少有二十里的沼泽,想要渡过可不容易。

&esp;&esp;也就是说,到明天早晨,夏侯惇就会得知灊县遭到江东偏师进攻。但后继情况如何,没有第二拨使者去通报了。所以夏侯惇一点也不了解。

&esp;&esp;既如此……这一点,似乎可以利用来做些文章?

&esp;&esp;夏侯惇督领江淮军事,为张辽的后继。在张辽正面抵敌江东大军的时候,夏侯惇至少应该保障后方安全无虞。故而如果得知灊县遭袭,他一定会派遣人马火速救援。这支部队的兵力至少应当两倍于己方的数量,或许有一万,甚至更多些。

&esp;&esp;由安丰直接到灊县的道路全是山地,不堪大军通行。博安县附近沘水和泄水三岔处有沼泽。但如果再往北,就得经过六安了,这圈子绕的太大,也太费时间。

&esp;&esp;所以他们要救援灊县,可用的道路就是博安县城南面,从山区和沼泽之间的狭窄通道。只有这一条路。

&esp;&esp;这条路长约二十里,路面宽约丈许,勉强可供军队通行。而道路尽头恰好是横跨沘水的一座桥梁。桥梁架设在河道较狭窄处,每逢春夏涨水,十有八九是要被冲垮的。但桥墩肯定在,曹军当场砍伐树木架桥即可。

&esp;&esp;雷远取了笔,在舆图上细细地将这条道路描出来,又在道路南面画了个大圈,东面画了个小圈。

&esp;&esp;曹军若走这条道路,雷远所部抄山间小道,可以提前在道路侧面埋伏,横向发动截击。在狭长道路上曹军兵力越多,越是调动不灵,必然损失惨重。就算他们强行通过,在试图渡过沘水的时候,己方以铁骑半渡而击,可以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