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章 谁能解此连环局?(2 / 6)
世为人,确定他虽然家道普通些,却也是清白人家,人又上进,这才答应了婚事,却还是给了她丰厚的嫁妆,十里红妆地把她嫁到了江南。
不只是她,就连二姐姐裴元巧的婚事,父亲也是仔细斟酌,反复考察过那人的品行才定下的婚事。
虽然心中有偏宠,但父亲在大事上,对四个女儿却都是爱重的,从来没有起过利用女儿攀附权贵,为他前程铺路的心思,还是把女儿们的终身幸福放在芸是裴元歌扳倒的,却没说具体经过,温夫人觉得,但因为明锦的关系,裴诸城素来疼爱元歌,倒也不是不可能。可这件事似乎已经不止是内宅的事情了,元歌这孩子才十三岁,真的能看出这其中的蹊跷吗?
虽然有些很难相信,但温夫人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又说了一遍。
见她郑重其事的模样,似乎这事情很要紧,温夫人不敢有疏忽,偶尔有记不清楚的地方,又将当时在场的赵嬷嬷找来。裴元歌仔细地询问了几个问题,尤其是那个李树杰说过的话,心中已经慢慢地浮现出大概的轮廓来。
如果这样的说的话,那一切事情就都能解释的通了。
为什么李树杰会找上温睦敛,为什么要求娶温阁老的嫡孙女,为什么要自称是靖州左布政使司参政,又为什么要这样行事……所有的一切,都有了圆满的解释。
娴姨,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件事不是冲温姐姐来的,而是冲温阁老来的,所以,必须得告诉温阁老一声才行。裴元歌神色郑重,我知道娴姨你很想知道事情的原委,不过,老实说,我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有些事情,还得向温阁老请教下,我才能确定。
公公?温夫人一怔,这桩事跟公公有关?难道是牵扯到了朝堂的争斗?
可是,元歌小小年纪,能对朝堂上的事情这么敏感吗?会不会是她胡思乱想,想太多了呢?因为这桩事牵扯到温睦敛的荒唐和兰儿的婚事,温夫人怕两位老人担心,不想惊动公婆,因此有些犹豫。但再一想,反正这桩事到最后是要闹开的,早晚要知道,既然元歌这么说,且信一回吧!反正她是个孩子,就算说错了,公公也不会放在心上,最多一笑置之而已。
于是,温夫人又带着舒雪玉、温逸兰和受伤的裴元歌,来到二老居住的寿安堂。
温阁老正在书房写字,见这一群刚见过的人又涌了过来,其中还有个脚扭伤的裴元歌,再看看她们的神色,多年在朝堂练就的眼力,立刻看出这些人有事前来,挥手命书房内服侍的丫鬟仆从退下,这才问道:怎么,出什么事情了?
温夫人遂将事情的经过娓娓道来。
已经是将近五月份,窗外荷叶田田,水的清气带着荷叶的清香幽幽飘来,虽然屋内不曾焚香,却充满着一种令人凝神静气的悠淡芬芳。温阁老听完事情的经过,神色微变,只是眼眸中透漏出几分凝重,却在看向裴元歌时透漏出些许光亮来,也不急于问裴元歌的推断,笑着道:老大媳妇说,你有些问题要问我,然后才能断定?你想问什么?
看他的模样,裴元歌猜测他心中已经有了定论,只是在考校自己,也不遮掩,大大方方地道:小女冒犯,想问温阁老两个问题。第一,听说首辅张阁老即将告老还乡,他离开后,内阁必定要委任新的首辅,新的首辅是不是会在两个月内任命?第二,在选择继任首辅时,张阁老的意见是不是很重要?张阁老是不是出身清流?
因为苍老,温阁老眼眸有些浑浊,加上刻板的面容,总让人有种不好亲近的感觉。
但在听了裴元歌的话后,那双浑浊的眼睛顿时绽放出异常的亮光来,明亮不可逼视,将内阁大学士的风范气度展露无遗。温阁老久久地看着裴元歌,忽然大笑起来,赞道:裴诸城真是有个好女儿!甚好!甚好!随即又叹息,颇为惋惜地道,可惜!可惜!
这小姑娘的聪慧常人难及,甚好!甚好!
却是个女儿身,不得出堂入朝,可惜!可惜!
睦敛要是能有这小姑娘一般的敏锐,他就不会授意翰林院冷落着他,更不会落入今天的圈套。
众人听得懵懂不已,不明白为什么甚好,却又可惜?裴元歌倒是隐约猜度出他的心思,微微一笑,道:温阁老如此说,想必小女猜对了?小女反复思量,才隐约猜出一点眉目,温阁老只听了大概就看出了来人的心思,不愧是当朝的内阁大学士!
你这丫头,小小年纪,有这份聪慧就极为难得了,还跟我这个老头子比?是不是想让我这老头子多夸你两句?温阁老仰头笑道,却对裴元歌的逢迎极为受用,忽然脑海中闪过一念,有些迟疑地道,丫头,你老实告诉我,玉之彦那件事,是不是你给裴诸城出的刁钻主意?
没想到温阁老会联想到玉之彦的事情上,裴元歌惊诧着,不知道该不该应。
看你这模样就知道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