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手表(3 / 4)

加入书签

叫安安。就是当初他们俩被分开送去了两个地方,安安现在人在哪儿,我们也不知道。”

“这事儿以前咋没听你提过?”王贵芝也觉得意外。

吴老太太:“涵江那孩子太敏感,我怕他听了受不了,一直没敢当着他的面儿提。今天这话你们听了就当没听过,可千万别往外说,尤其别传到他耳朵里。”

“知道。”王贵芝忙点头。

谢苗也跟着点点头,心里却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

原来顾涵江有个妹妹叫安安,难怪书中有一段剧情,他失口叫了女主乔又安一声安安。

那女主到底是不是他那个妹妹?

难道……难道她看的那个《军婚时代:首长的蜜宠娇妻》它不只是军婚文,还是本骨科文?

我勒个去!颜色辣么环保健康的晋江还让写这种东西?

“二百二十一、二百二十二、二百二十三、二百二十三块五、六、七……”

王贵芝关起门,仔仔细细把手里一大把零钱又数了一遍,递给谢苗,“苗苗你学习好,快帮奶数数,是不是二百二十三快七。”

每年到了年底,都是谢家人最开心的时候。

王贵芝养那四头猪,过年之前几乎几天杀一头,三头卖给村里乡亲,一头留着自家吃。

一般农村请人帮忙杀猪,都是不给钱的。用酸菜和猪血、猪下水、五花肉炖一大锅杀猪菜,伺候着喝一顿酒,临走割上二斤肉带上就行了。

谢家三个熊孩子这些天吃杀猪菜吃得满嘴流油,老太太王贵芝则每天关起门来数钱。除了谢苗,还没人能在她数钱的时候进她的屋。

见奶奶把钱递过来,谢苗接过帮着数了一遍,又递回去,“是二百二十三块七。”

王贵芝就瞅眼外面,偷偷把那三块七的零钱抽出来塞谢苗手上,“这个你拿着,买点头绳发卡之类的,买点吃的也行。别叫别人看见,你那几个弟弟我再给。”

说完,她又朝外面看了几眼,将那二百二十块钱和卖之前两头猪的一起藏好,“这些奶都给你攒着,留着你上大学用。”

“离我上大学还有两年半呢。”谢苗哭笑不得,“再说奶你还有三个孙子,不管他们了?”

“就他们那成绩,也得能考上算。”王贵芝冷哼一声。

前两天返校,学校公布了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

谢苗不出意外又是第一名,分数甚至比上次期中考试还多了十几分。

而当初找她撂狠话的何有志虽然也有进步,却依旧被她压得死死的,不知得有多郁闷。

学校领导见到谢苗这个分数,觉得她肯定能在明年中考中给学校拿个好成绩,当即决定给她颁发一个奖状。

现在那个奖状就挂在王贵芝这屋墙上,来一个人老太太便要炫耀一次,别提多得意。

相比之下,家里三个学渣中的战斗机就颇受嫌弃了,这几天怕老爹看了碍眼,整天都不着家。

说起三个弟弟,谢苗就不怀好意地笑了,“奶,你说我寒假帮他们补补课怎么样?”

“补课?”这个词在王贵芝听来还是很新鲜的。

“就是帮他们讲讲以前学过的内容,再预习一下下学期要学的。”谢苗解释说,“他们基础太差了,不过建军建中才初一,建华也才初二,补补课肯定能进步。”

王贵芝有些犹豫,“会不会不耽误你学习?”

“不会,我帮他们补课,也等于自己又复习了一遍。”

“那就补。”王贵芝一锤定音,“等他们回来我就跟他们说,让他们别往外跑了。”

正在结了冰的河面上跟人抽陀螺的谢家三兄弟:阿嚏——

今天太阳挺好的啊,咋说打喷嚏就打喷嚏了?

说定了补课的事儿,王贵芝转头看了眼写字桌上放着的小座钟,“这都几点了,你姑和文丽他们咋还没到?”

因为谢卫民是大队书记,北岔村唯二的两部电话,其中一部就安在谢家。

一般谢苗姑姑谢梅有什么事,就会借单位的电话往家里打。昨天她刚来过电话,说今天上午会带着女儿儿子回娘家住两天,照理说这个时间该到了。

“我去村口看看吧。”谢苗下了炕。

“也行,不过你多穿点儿,外面冷。”

老太太立马从柜子里拿出个紫红色大方围巾,对折好往谢苗脑袋上包,“正好你吴奶奶让他们家淑琴过来送了点东西,里面这个围巾指名道姓说是给你的,你围上再去。”

王贵芝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答应吴老太太第二天,就亲自往县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