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9章(1 / 2)

加入书签

什么小袁公?!

袁术听得怒火暗生,袁公就袁公,为何加个小字?

是因为袁绍么?

哼,那竖子不过是袁家奴仆,也配与他并列?

这会儿也不便理论,忍气吞声地道,“有劳大将军挂念,尚好。”

张祯有点佩服吕布。

这厮虽没培训过,却熟练掌握气人的技巧。

就爱风轻云淡地戳人肺管子。

吕布又看向袁曜,感慨道,“这就是大郎罢?以前还是个小儿郎,一晃眼,都长这么大了!成亲了么?”

袁曜略带激动,“回大将军,去年成的亲,还未有子嗣!”

吕奉先竟然记得他!

有点小欣喜。

吕布拍拍他的肩,语重心长地道,“大郎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勉之!”

袁曜晕乎乎地道,“诺!”

吕奉先像长辈一样关心他呢。

袁术:我这个当父亲的都没说这话,你几个意思?

偏生傻儿子还一脸高兴,真是,真是无语!

张祯也是没眼看。

怎么,这是叔父瘾又犯了,想多收个侄儿?

不过,袁术的儿子竟然是吕布的迷弟,这是她万万没想到的。

又想起公孙瓒之子、袁绍之子、刘表之子,暗道青年大多可爱,就老头子们诡计多端。

吕布继续关切地道,“待有了孩儿,记得告知本将,本将送上大礼!”

袁曜受宠若惊,“多谢大将军!”

张祯:你们两个真是够了,没看袁术气成河豚?

小袁同学,你还记得你爹是谁不?

她现在合理怀疑,袁曜是吕布派过去的间谍。

袁术忍无可忍,强笑道,“大将军大喜之日,我家也定然送上重礼,前往到贺!”

自己都还是个光棍呢,倒有空关心别人家子嗣。

省省罢,用不着!

这回轮到吕布eo了。

汉室未兴,何来大喜?

神悦心如磐石,他提都不能提。

袁术怕他又说出什么让人下不来台的话,飞快捧出玉玺,当着众多将士、众多谋士、众多侍从的面,大声道,“末将偶得玉玺,闻知长公主殿下与大将军回京,特意赶来献上!”

在场所有人,无论文武、无论男女、无论老少,目光全凝聚在那方小小的印章上。

呼吸也下意识放轻。

心里都很激动,那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啊!

能得一见,不枉此生!

张祯并没有感受到玉玺之上无形的皇权压力,却也有些雀跃。

有几个人,能亲眼看到传国玉玺?

古人兴许还有几个,现代人,却唯有她!

郑重接过来,细细观看。

正面果然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体。

李斯当年刻这八个字时,大约也是真心希望秦朝长久延续,可惜事与愿违,秦二世而亡。

但秦朝的很多东西被汉朝继承,这方玉玺,也成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象征。

后世众多朝代,也以此为信物。

拥有它,才算是正统,不然自己都心虚。

张祯又翻过玉玺,果真在一侧看到修补的黄金。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皇嗣刘婴年幼,玉玺藏于长乐宫太后那儿。

长乐宫太后是谁呢?

就是王莽的亲姑姑王政君。

王莽派堂弟王舜去索玉玺,王政君一怒之下,掷玺于地,摔破了一角,后来王莽命匠人以黄金补之。

所以,这玉玺是会坏的。

拥有玉玺,也并不能保得江山万万年。

这只是一件承载了历史的文物。

张祯把玩片刻,递给吕布,一言不发。

后颈还有点儿疼。

这厮是狗,会咬人的狗!

吕布接过去,翻来覆去看了会儿,又对着暗淡的阳光照了照。

也不知在照什么。

随即赞道,“好玉!”

张祯心说废话,这玉玺可是用天下奇珍和氏璧镌刻而成。

吕布看完,递还张祯,别有他意地道,“神悦拿稳了!”

如此美玉,若是摆放在她卧房,岂不更添光彩?

张祯:“多谢大将军提醒,我拿得稳。”

就算没有玉玺,该稳住的局,她还是稳得住。

而如果她稳不住,有玉玺也是白搭。

对袁术道,“有劳袁公!”

袁术沉声道,“此为臣之本分,不敢言劳!”

其实他内心很吃惊。

这可是传国玉玺!

怎么看他们的样子,似乎视若平常?

他清楚地记得,刚拿到玉玺那几日,他连睡觉都舍不得放开,一直握在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