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节(2 / 2)
子,吃了一波红利,也要切实的面对坏影响了。
“……制止老子写小说吗?”
陈岳皱眉思索,然后在内心之中,琢磨出来一个狠活。
赵临,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
就是这个狠活,会不会太吓人了?
“嘘……”
陈岳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看向宋维光,说道:“我知道了,我在这几天,会把三国给写完结,然后暂停东林周刊一段时间。”
有一说一,赵临的政令只能覆盖在天京以及少数受到他影响的区域,陈岳所在的正阳府,是赵临管不到的地方。
陈岳完全不用关闭东林周刊,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卖惨,卖惨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官落落和夏锦蓉这些人。
我遭遇如此的困难,你们居然背我而去……
至于养济院,东林书院这些,有东林印刷厂运行着,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毕竟印刷厂里面印制儒家九经,这不是皇帝能封的。
“和真因大师的约定……”
陈岳推算了一下时间,然后坐在了东林书堂的前面,奋笔疾书,开始书写三国演义。三国的剧情,已经到了八十一回,刘备兴兵要为关羽报仇,而张飞却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范疆,张达这种小人物手中,而刘备这一场讨伐东吴,换来了一场火烧连营七百里……
白帝城托孤……
诸葛亮布八卦阵,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出师表,北伐,空城计……
最终上方谷的一场大雨,碎了丞相的梦。
秋风星落五丈原……
篡汉的曹魏,被司马家所篡,想要兴复汉室的蜀汉,被邓艾所灭,三家最终归晋。
一桩桩,一件件,全都付诸于陈岳的笔下,也通过这“最后一期”的东林周刊,传递到了读者们的面前。
“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请陛下以公事为重。”
“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天有头乎?天有耳乎?天有足乎?”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
“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疆境?”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
“住口!”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蒋公琰,费文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年轻的时候,关羽,张飞,都是万人敌,那时候一身武力就能出头,而到了后期,武将势强的事情已经不再明显,在这样的大势之下,个人的力量越来越渺小。
即便是诸葛亮,也有力穷的时候。
苟活着的司马懿,篡取了最大的胜利果实,只是这司马家指洛水为誓,当街杀天子,将忠信给毁完了,这样的一个王朝,在建立之初就是畸形的。
“姜维……胆大如斗……”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这一生也尽力了。”
“桃园三结义,真正的忠义。”
陈岳这一波三国结束,对正阳,乃至于天下间的读者们来说,都来的太突然了,一个一个人物命运的终结,让读者们有些目不暇接,而真正看到结尾之处,涌现的是一种不甘,怅然。
蜀汉的理想,最终也没有完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