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2 / 3)
足有万人的宁城第一纱厂,这两年,由于各个国营单位还在施行计划经济,纱厂的产量越来越跟不上,再加上外面私营纱厂的冲击,纱厂渐渐已经到吃老本地步,而它本身养着那么多退休职工,病退人员,负累重,更艰难,预计最多两年,纱厂就要撑不住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情况,所以没人敢接这个摊子,才让季海翔当了代厂长。
黎万山去各处联系人,就是想找一个有能力接手纱厂的人,哪知道上面听到他对纱厂的事还关心,看他身体又硬朗,特地找到他希望他接受返聘,重回纱厂当厂长,能够救一救纱厂。
黎万山犹豫了,他管理纱厂几十年,对纱厂是有很深感情的,当初他就是觉察到纱厂情况不对,才临近退休了,还策划着组织了一场变革。
只可惜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样齐心,他的变革没推行下去,还有人举报他以公谋私,他死心不再继续,还提前两年申请了病休。
但哪怕这样,他也不想在有生之年看到纱厂倒的一天,真倒了,纱厂那么多职工该怎么办。
在看到上面给他的关于纱厂最近的生产销售残次报废数据,和纱厂的支出成本的各类数据后,他意识到纱厂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在他退休的这两年里,由于刚开始接任的纱厂新厂长一通猛如虎操作,纱厂出现了太多蛀虫,加剧了纱厂的问题,再这样放任下去,宁城第一纱厂只怕要成为宁城第一家倒闭的国营单位……
投入心血几十年的厂子,他到底放不下,重新接下了这个担子。
只是接下来了,后面要怎么具体操作,却成了问题,于是他一回来,就拉着两个儿子在谈这个事情。
谈着谈着,又谈到怎么处置季家的问题。
季海翔当代厂长不到一年,胆子还没养肥,虽然小错不断,但大错没有,只他爱人彭芳,自从他当上代厂长后人有些飘,收了不少好处,还帮着给办了几次事。
这事情,可大可小,全看怎么操作。
黎志军以前混黑市的,手段比常人狠,彭芳欺负了他妹妹,他自然想做到最极致。
黎志国却觉得老父亲要重回纱厂,正是关键时刻,这个时候不适宜动季家,他建议适度惩戒,押后处理。
想起最近他在厂子里听到的事情,他看着黎志军说了句:
“现在家属院和厂子里都在讨论,季厂长家公子在家属院外面巷子被人敲闷棍打进医院的事,季海翔和彭芳为这事报了警,但季临却矢口否认了这事,说他不是被打,是自己摔的。”
“噗,咳,咳……”
立柜边黎何洋一边借着喝水一边偷听爷爷他们谈话,听到这话他手里茶壶一歪,茶水灌鼻子里了,呛得他直咳,眼泪出来,下一瞬他又立马捂住了嘴,只看向他二叔。
“他伤得很重,脑震荡,左小腿骨折,右小腿骨裂,昨天才出院,因为办公室交接的事不能停,今天早上去单位都是坐的轮椅去。”
黎志国把季临情况说出来,眼睛一直盯着黎志军。
三哥黎承
“哦,那他运气挺不好的。”
黎志军神色平静,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他眼睛没掀半点波澜的看了眼黎何洋,过了会儿,才淡淡回了大哥黎志国。
黎志国额角一股筋突跳了下,他看着黎志军沉了声:
“老二,你几岁了?三十好几的人,天赐都六岁了,你还当你是以前那个二十来岁在黑市上呼风唤雨提刀和人火拼的黎志军?”
“做事情不能只凭拳头,你就算不为自己,也为弟妹,为天赐想想。”
黎志国是大哥,平时在家轻易不做声,比黎万山更沉得住气,他难得动了怒。
黎志军却半点不怵,他脸色也冷下来:“就是为她们想,他才只断了腿。”
“你!”
黎志军油盐不进,黎志国气得脸色发青,他转头看向黎万山:“爸,这事你不管?”
“管什么?”
黎万山面无表情,“你都说他三十好几的人了,我还管得动他?”
“他自己心里有数,能为自己做的事不后悔,担起责任就行。”
黎万山顿了顿:“你真要我讲,我讲季临那两条腿断得也好,你小妹得个清净。”
“爸!你……”
黎志国简直不敢信这话是从黎万山嘴里讲出来,他张张嘴就要分辨,楼上黎菁扒拉着刚洗过还有些滴水的头发下来,看家里人都在客厅,她出声喊了他们:
“爸,大哥,二哥,你们回来啦?”
气氛陷入一瞬僵凝,谁也不确定黎菁刚才听到没有,黎何洋从先前起张大的嘴巴就没合上过,这会儿倒是机灵了,他赶忙放下手里的茶壶。
“小姑,你今天回来这么早啊,陆哥没带你去逛街啊?”
黎菁斜觑了他一眼,感觉他哪壶不开提哪壶,她先前收拾屋子的时候,脑子里就一直惦记着她今天该去逛街的,而不是苦巴巴的顶着热汗满屋子窜,累得人像被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