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2)
叔孙通,“天佑大秦、天佑陛下,陛下恩泽百姓,理应去泰山封禅,以示天下。”
其他人看见他的样子,忍不住鄙视,这人惯会谄媚,真是无脸无皮!
嬴政垂眸,有些意动。
【说起秦朝,还需要借用《过秦论》中的一句话: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9]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让蒙恬去修长城,使匈奴退七百多里,胡人不敢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当然不是蒙恬亲自去修啦,毕竟政哥和蒙恬的关系大家懂的都懂,嘿嘿。】
苏雅笑的最后两声,让嬴政颇为不解,他的目光落在蒙恬的身上,蒙恬在这个时候也回望嬴政,两人目光交汇。
其他人的目光流连在他们中间,陛下宠信蒙氏一族,连后世都知道了,还有最后那个笑声,怎么听起来那么奇怪?
【公元前215年,政哥派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当时的匈奴是一个很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经常袭扰中原和掠夺,这样一个民族对我们秦朝威胁很大,当然要打,不仅先发制人,袭击匈奴部落,拿回了原先秦赵被匈奴侵占的地方,还下令修驰道筹粮饷,为战争做准备。】
【秦国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当然就是为了打仗,蒙恬率三十万大军经陇西北上,迅速攻占了河套北部地区,同时在北地、陇西的秦军也向河套南部地区发攻。[10],因此,秦国很快收复河南地,一直推到北河,也就是今天的乌加河,你们看。】
天幕放出地图,不用陛下吩咐,每个朝代的人就自动地开始画舆图,好在天幕停的时间比较久,足够他们画完。
【收复了河南,诶嘿,插一句,我们小卫也收复了河套地区哦!】
汉武帝刘彻根本不在乎蒙恬有没有收复河南,他的注意力全在天幕说的小卫身上,“仲卿,真有预感,这天幕说的小卫定然是你!”
卫青压力山大,“臣惶恐。”
其他武将撇撇嘴:天幕只说了一个字罢了,怎的就直接指的是卫青了,他一个骑奴出身的人能收复河套地区,简直是笑话!
不过谁让汉武帝正在畅想,他们也不敢多嘴。
【河套地区在古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蒙恬意识到匈奴肯定不甘心,他先下手为强,在第二年又向率主力渡河,杀入阴山和贺兰山高地,在高阙、阳山、北假等地寻找到匈奴主力,与其展开激战。[11]】
【这次终于把匈奴逼出了阴山和贺兰山高地,北撤七百余里,当然,我们现在没有匈奴啦,有人说匈奴是鲜卑族,也有人说是蒙古族,不过现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啦!】
苏雅找了一个五十六个民族的一个大照片,照片中的每个民族的人都笑得像花一样,让天幕下的人不禁感叹。
“在后世,连匈奴都没了啊。”
‘他们笑得可真开心!’
秦始皇点头,“恬将军北击匈奴,当赏!”
蒙恬也像刚刚的王翦一样,有些汗颜,这不过是之前的事情,现在拿出来讲还要再受一次封赏。
李斯更嫉妒了,不过他替陛下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估计也会名垂青史吧,他隐隐期待着。
弱国无外交
05
【说完北击匈奴,当然不能漏掉我们政哥南取百越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百越之地,广东、海南那边稻子一年三熟,如果告诉政哥他会不会很激动?】
苏雅把地图也给放出来了,天幕下的帝王纷纷激动,稻子一年三熟,而嬴政坦然处之,毕竟他已经打下了百越那边,不过,他皱眉,那边瘴气常年存在,如何种地啊?
接下来,苏雅仿佛知道她心中所想似的,讲到了百越之地的瘴气。
【大家也都知道广东那边不仅稻子一年三熟,而且还伴有瘴气,在我国古代,南方那边的原始森林很多很多,人口很少,再加上南方那边温热潮湿,所以很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同时森林里也会有腐烂的动植物,分解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有毒的物质和气体,像硫化氢、甲烷、沼气等。】
【我们人体是靠呼吸氧气生存的,如果去到那边自然也会吸入有害气体导致生病,甚至死亡。】
苏雅解释了一下,天幕下的各个名医纷纷激动不已,天幕说的是瘴气!
孙思邈想起自己曾经在《千金方》所写: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1]
他打开书来,看来又有新的解释需要记下来了,他一边写一边疑惑,这硫化氢、甲烷是什么,一种气体?
轻轻动了动鼻子,感受着呼吸,人靠氧气生存,这氧气又是何物?
同一天幕下,张仲景也细细记录下来天幕所言,长期皱着的眉心在此刻舒展几分,只是近期的瘟疫问题让他仍焦头烂额,不得其解法,不知天幕讲到晋朝的时候能不能说起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