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章(1 / 2)

加入书签

周铭笑道:“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乐乐你。”

他说完压覆上禤文乐,将他嘴里的惊呼也吻住。

既然母父那边已经问了,要不他们还是努力一下吧。

清晨的风很是清凉怡人, 吹拂在脸上,心情舒畅无比。

周卓哼着小曲,将新做好的家具搬上牛车。

“都搬完了吧?”周父将上面的板凳放稳当。

“嗯嗯, 就这些了,”周卓将牛车拉到门外, 又回头看向周新苗的屋子,“小妹,我们准备走了!”

“来了来了, 我们走吧。”周新苗手里拿着包袱走向周卓。

最近周卓和周新苗在家里无事干,就想着去镇上看店, 让周铭和禤文乐也休息一下, 刚好周卓也做好了一批家具,顺便运到店里。

禤文乐笑道:“拿好钥匙了吗?”

周新苗拍拍包袱,笑吟吟道:“拿了。”

钥匙这么重要的东西, 她肯定会拿好。

周母道:“拿完东西就行, 去的时候赶车注意些啊。”

听说前不久村里有人赶牛车摔了, 不知是怎么了, 连人带车给窜进旁边草丛里去,还好只是擦伤, 没磕到其他什么地方。

“行, 那我们走了啊。”周新苗听外面周卓在催, 连忙走出去。

周新苗和周卓在店刚开起来那段时间,基本上每天都去那里呆着, 对各类货物的价格很熟悉,两人也可以招待好客人, 家里人完全不担心。

看他们出去后,禤文乐去灶房将东西都盖好, 周母和周父去地里看庄稼,家里就剩他和周铭。

他去将门掩上,往后院走去。

后院里的果树今年开花的都已凋落,长出小小的果实,周铭把挤挨在一起的枝条理好。

听到脚步声后,他说道:“乐乐我们要开始认字了吗?”

禤文乐抬头望了下今天的太阳,回道:“等会儿我去把被子拿出来晒好先。”

被子不像衣裳一样每天洗,平时就得常拿出来晒晒太阳,睡起来也舒服些。

“行。”周铭拿起用来晒衣裳的竹竿,走去院子里架好。

昨天晚上换下来的衣服,早上起来禤文乐就已经洗好了,这会儿也在后院晒着,闻着有股淡淡的香珠子的味道。

周铭把竹竿放稳当,帮忙将被子展开晾好,他拍了拍被子,和禤文乐去书房认字。

要说小燕子来家里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屋檐下面会有很多鸟粪,白天叫声叽叽喳喳有些吵闹,这还是两只小燕子,待雏鸟破壳那只会更热闹。

基本过几天家里就得打扫一次,不然堆在那里不好看,味道也不好闻。

两只小狗不知是否因这个问题,现在已彻底对小燕子不感兴趣,先前还会在旁边坐着看几眼,现在则是完全不理睬,不过这也算是个好事,他们心底还是会担心它们会扑咬小鸟。

认了好几个月的字,禤文乐现在对基本的书写是没问题了,记账也渐渐上手,有不确定的地方会问周铭。

禤文乐在沙盘上写划,一边想着待会儿要干什么。

之前周母做的银耳很好吃,要不今天他也做一次看看,还有夏衣也得翻出来去去味。

进入初夏时节,太阳的光线愈发热烈,风的气息里携着清香,耳边是蝉的喧噪鸣声,白天也开始变得漫长。

晴朗的天气,抬头是湛蓝一望无际的天空,放眼望去是丰茂碧绿的耕田,稻禾在风里像波浪一样起伏,有农夫农妇站在田埂上闲聊说笑。

“你别说今年这气候,真是好极了,雨水阳光两样都正正好,放眼望去庄稼长的茁壮油绿。”

“算是这几年里最好的了吧,我还记得有一年,那雨一直下,地里不少稻苗都淹了,还有那玉米也是倒伏很多。”

“嗨别说了,我现在都记得那年的光景,全家老少去地里忙,最后也没收多少粮食回来,还好前一年剩有些陈米,不然就得去向比人借了。”

“谁不是呢,我记得肖家大娘还差点哭晕过去。”

肖家好几块地连着,因着地势较低,几乎都被水淹了,看着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没了,能不哭吗。

周母和周父在旁边听着,心里也是颇为感慨,那年雨水多,家里不少庄稼也泡坏了,也还好家里攒着些粮食。

“对了,我记得学堂那边快完工了吧。”

“我儿子说是今天扫尾,等东西都收拾完就可以了。”

“怪不得,我说今天有好些人都没见到,原是去看热闹了。”

“你这么说我才发现,大田大禾他们那几个人,每天都会来地里转一圈,今天倒是没看到。”

“哈哈哈,我也打算去呢,不过我估计没那么快,午时应差不多收拾好了,到时候进去看看。”

“家里小孩都早早跑过去围着了,估计场面和当初开工差不多。”

“也是哦,平常地里也会有不少皮小子在田埂捉虫玩,这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