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6章(1 / 2)

加入书签

所以三天里,曾明川的住所十分安静,无人来打扰。

这正是他想要的。

官场拉帮结派,互相倾轧,他都不喜欢。

皇帝曾经问他,为何为官?

他答,为百姓谋福祉。

问他做个什么样子的官,他说,两袖清风,能让百姓说是一个好官。

问他忠于谁?

他说,他只终于皇上。

皇帝看着他半天不语,似乎是在审视,最终说了句好,就让他退下了。

三天时间虽然短,但足够曾明川和李一程将行李收拾妥当。他们毕竟是租住的房子,东西不多,再加上有好多贵重的都被李一程卖掉了,剩下的行礼装满了一个骡车,跟来的时候差不多。

骡子慢慢跑起来,四蹄踩在石板路上,发出“咯噔咯噔”清脆的声音。

李一程掀着车辆往外看,将近两个月过去,寒冬过去,春天已经来了。

人们的衣衫薄了,街头的绿树绿了,而他们要走了。

不知道再回来的时候,眼前的景色是不是有所不同。又或许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曾明川这边刚走出城门,御书房的皇帝就得到了消息。

“皇上,曾明川大人一家已经出了盛京。他们来时四人,走的时候还是四个人。曾大人和他的夫郎,一老仆,一管家。李一程让管家将之前柳大人、孟公子送的礼品卖进了当铺,共得银二百零五两。他还让仆人买了几,都是各地县志。”

“只有两名下人?”

“是。”

“你暗中派人保护,朕赐他金牌一面,如朕亲临。不过,不到危急时刻,你的人不要出现,金牌也不要给他。”

“是。”

侍卫统领蔡广文退下,在心里琢磨了一番皇帝的话。

看来很多人都猜错了,皇帝对曾明川不是贬黜,而是要重用。

骡车出了城,李一程看着广阔而又一望无际的田野,春天的风轻柔的吹在脸上,是自由的味道。

他微闭着眼睛感慨道:“明川,我们出城了。”

“是啊!”

他回头看看高大的城门,没有留恋,只有庆幸。

这里是很多读书人向往的地方,却又有多少人无声的陨落。

如果可以,他不想再回来了。

有了上次赶路的经验,他们尽量早上早起赶路,下午也是尽早找地方住宿。

所以连续走了几天,路上还算顺利。

只是这天早上起来天就阴沉的厉害,像是要下雨。

曾明川担心下雨会让几人着凉,也怕路上不好走,最终决定在这里停一天。

李一程虽然心里着急,但并不反对。

他的天气预报系统说今天有大雨,辰时下申时才停。前路未知,冒着大雨前行十分不明智。

他跟曾明川可以在车厢里躲雨,但总要有人赶车,黄征年纪大了,腿脚还不好,刘春年纪又太小。

他们虽然是下人,但李一程不舍得他们吃苦。

御书房。

“什么?因为下雨,他们就在客栈住了一天,不赶路了?”

皇帝很不满意,“曾明川不是下地干过活的农家子吗?怎么如此娇贵?”

“回皇上,那天雨下的很大,路上不好走。曾大人的仆人老的老,小的小,他是怜惜两人吧?”

“哼!妇人之仁!”

“皇上,曾大人御下有方,下人对他都十分忠心。”

皇帝摆摆手,“有消息再报。”

“是。”

蔡广文退下去,皇帝身边的大伴守宁道:“皇上,您为何如如此关注曾大人?他不过是个小小县令……”

皇帝叹口气,“守宁,你不懂啊!吉泽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但常年水灾,灾民无数。要是不把吉泽治理好,迟早是个大患啊!自朕登基以来,派了不少官员去治理吉泽,可都没有成效。朕是把希望都寄托在曾明川身上了呀!”

“可曾大人那么年轻,他能将吉泽治理好吗?”

“朕觉得他能。”

皇帝想起一发水灾就变成一片汪洋的吉泽,想起他在水灾中失去的亲人,想起他揭竿而起时的愤怒,再次坚定,吉泽的事是大事。

在客栈憋了一天,第二天天气晴朗,曾明川和李一程一早就上了路。

路上泥泞,黄征时不时要下车去清理车辙,行进的很慢,到了傍晚才终于看到一个村子。

刘春很顺利的找到一户肯收留他们的人家,这户人家的房子挺大也挺新,四间正房,左右各有两间厢房,还有三间倒座,每个房间都很宽敞。

这户人家的家里只有两个男人,一老一少,说是父子,老的四十左右,小的不到二十。

两个男人都身材高大,十分结实。

两人对曾明川的到来十分热情,招呼他们住到西屋,但李一程拒绝了,选了东厢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