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62章 大结局(终)(15 / 93)

加入书签

她一个人住在晓筑静养,身边有宫人伺候,烜哥儿一得空就往晓筑跑。

顾玖喜看书,带着一副眼镜,再小的字都看得清清楚楚。

容信管理的玻璃厂,总算将眼镜捣鼓出来,解决了无数老夫子,书呆子的大难题,得到了读书人的青睐。

救星啊!

黄去病带来了说了许久,直到最近才出版的《名人传》第一册。

顾玖翻开《名人传》,第一人没有任何悬念,正是已经过世的兴宗景明帝刘诏。

鲁侯裴仁,安西王裴蒙,窦先生,李秉明,陈壮实,杨季,顾珽,无望大师,钱富钱公公……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跃然纸上。

他们都有开疆拓土之功,都曾为大周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史书不会忘记他们,民间也不该忘记他们。

他们的功劳,全都书写在这本《名人传》上面。

老当益壮的钱富钱公公,哭得像个三岁孩子。

哭完了,摸一把眼泪,说要去守皇陵。

顾玖骂他,“本宫还没死,你守什么皇陵。等本宫死了,你再说这话。”

“娘娘长命百岁……”

“都是屁话!没有人能长命百岁。”

钱富委屈,“老奴,老奴就是太激动了。老奴没想到,自己会在《名人传》上有一席之地……”

还没说完,钱富又哭出声来,哭哭啼啼,实在是不美观。

顾玖打发他,“你等着被人羡慕嫉妒恨吧。”

“就算被天下人指着鼻子唾骂,说老奴不配登上这本《名人传》,老奴这辈子也值了。”

钱富的人生圆满了。

顾玖却觉着自己的人生似乎还缺了点什么。

想来想去,她终于想起来,她嫁给刘诏这些年,不曾为他做过一件针线活。

“本宫的针线活有些不堪入目,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嫌弃。”

“先帝爷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嫌弃。”

顾玖第一次主动拿起针线,替刘诏做了一套鞋袜。

针线活的确不咋样。

用时近一年,做完了针线活,顾玖觉着自己的人生圆满了,已经没有遗憾。

有一天她将乾明帝刘御叫到跟前。

她郑重交代:“这是本宫替你父皇做的针线活,记得放入地宫。虽说针线活不太好,你父皇是不敢嫌弃的。等本宫走了后,记得封住地宫。本宫和你父皇都不喜欢被人打扰。

烜哥儿很好,你父皇应该和你说过,可以考虑立烜哥儿为储君。这也是本宫的意思,你参考参考。另外,给孩子们寻摸亲事,女方家世重要,品性也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得心甘情愿。

一如当年,本宫和你父皇在你婚事上的态度,一直遵循着要尊重你们的意见,不可盲婚哑嫁。你得给子孙后代立个规矩,不可立婢生子,私生子,妓生子为储君,这会败坏皇家风气,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蠢。皇室内部,也会因此重启腥风血雨的夺嫡之争。”

“朕谨记母后吩咐!朕会立下规矩,子孙后代谁敢立婢生子,私生子,妓生子为继承人,全部除名。”

“如此甚好!宗室内部也该如此!本官观宗室几十年风风雨雨,那么多纠纷矛盾,多是当家人持身不正,家中婢生子,私生子强势夺产造成。这种事情一多,宗室内部风气随之变坏。弄得乌烟瘴气,着实可恨。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享受宗室基金的供养。”

顾玖又提点起皇子皇孙的教育问题。

“孩子们启蒙后,就该送往书院读书,和同龄人在一起。再大一点,就该去军中历练,强健体魄。你做皇帝也要注劳逸结合,不可太过操劳。医学院和理工学院,凝聚着本宫多年心血,一定要支持他们……”

顾玖说了许久,也说了许多。

乾明帝刘御一一牢记心中,心却一点点下沉。

他不敢深想,却又不得不深想。

“你父皇在身边的时候,本宫烦他。他不在了,本宫又想他。”

顾玖自嘲一笑。

等到来年秋天,她突然决定回宫,住进了长安宫。

十月初五,刘诏忌辰。

同一天深夜,太后娘娘薨。

相隔五年,先帝爷和太后娘娘竟然在同一天,几乎同一时辰过世,此事震惊了所有人。

乾明帝刘御輟朝十四日,哀痛过甚病倒。

太后被葬入皇陵地宫,与兴宗景明帝刘诏相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