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节(1 / 3)

加入书签

她走过去,看了看黄盼香的情况,去找大剧院的工作人员,想办法弄了点盐,泡成淡盐水给黄盼香喝。

喝完淡盐水,黄盼香的状态总算好了些,至少站起来不再腿肚子发软。

黄盼香也是季玉兰招回来的新兵,见她状态好了些,季玉兰单独跟她进行了一次谈话,缓解她上台前的紧张心理。

其他人并不知道她们都说了些什么,等黄盼香再次回来,看上去就比刚才好了很多。

元静竹见状说了句:“幸好季老师有办法。”看着黄盼香刚刚那个样子,害得她都跟着有些紧张。

舞蹈演员的后台,无论事先准备得多么充分,每次演出前都免不了这样那样的小意外,最后变得忙乱。

对沈娇宁来说,演出前的忙乱,也是她已经习惯的一部分。

……

下午两点,繁花杯第一场的演出时间,终于到了。

已经有观众陆陆续续地进来,元静竹悄悄挑起还未拉开的大幕看了一眼,转头对沈娇宁道:“怎么观众这么少啊,就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你之前就说第一场的观众不会很多,你早就料到了?”

“能有人来看就不错了,你不想想咱们隔壁都是谁,大部分人肯定先去隔壁看了。”沈娇宁说,“好好跳吧,晚上开始人就会多起来的。”

那些报纸和海报总能发挥一些作用,而且整整六场,不可能只看《草原儿女》,等第二场开始,观众就会过来了。

尽管台下观众不多,但大幕还是准时拉开。

文艺兵们并没有因为观众少而松懈,依然拿出了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始他们在京市的第一场演出。

他们甚至因为观众人少,心理上更放松了一些,状态反而更好了,像是有了一个过渡。

这次的演出是开放式的,观看席的大门一直开着,即便是演出开始之后,观众也可以选择进来或者出去。

这些观众里面,有普通观众,也有影响比赛结果的群众评委和专业评委,但是演员们无法把他们区分开,不管台下坐的是谁,他们能做的就只有把舞蹈跳好。

第一场就来看《森灵》的观众,大部分都是冲着沈娇宁的名字来的。

他们有的是在报纸上看见了消息,有的是在路上看到了海报,因为之前《女儿》留下的深刻影响,虽然隔壁就是更出名的《草原儿女》和《沂蒙颂》,可是冲着这个演员,他们还是先来了这里。

可以说这第一批观众,是对这部舞剧期待最大的。

等大幕一拉开,他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充满童真的舞台,居然有小兔子、小松鼠,顶上还挂了小鸟。

然后才反应过来,他们居然在大舞台上还搭了个小舞台!

观众们不由好奇,难不成他们还要在小舞台上跳舞?这可是从来没见过的。

他们一边心想,这风格跟《女儿》简直截然相反,一边等着舞者上台,不知道这一次带给他们的,会是惊喜还是失望。

音乐声起。

起先,只听得一声清脆的鸟鸣,鸟鸣落下,便接上清幽的笛声,沈娇宁就在这笛声中,一身翠绿衣裙,手里一管竹笛,缀着彩络子,像个精灵似的,从那个碧绿的小舞台中间跑了出来,站在高台上!

那感觉就像是连绵群山中,忽然跑出一个姿容绝色的少女,颠倒了无数人的神思。

如果问她是谁,“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或妖或仙,总之不是凡间女子。

京市9 第一天演出,成功!……

这个年代的舞蹈设计还很传统, 人们只见过从大幕后进入舞台的方式,哪里受过这样的冲击!

只这么一个开场,他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就受到了颠覆, 原来跳舞还能这么跳,这可真是跳出朵花儿来了。

其实沈娇宁也是等小舞台真正做好后, 才想出了这样一个开场。

当时她兴致勃勃地告诉大家, 可以从小台中间下去, 再从面向观众的斜坡上来, 可是她反过来一想,能从中间下去,不也就可以从中间上来吗?

同样是一个圈, 可以正着走,也能反着走,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个小台出于安全性的考虑, 并没有做得太高, 且原本就设计了让演员下去的陡梯,事先等在小台后, 开场直接上来,毫不费力。

效果就是方才大家为之震惊的样子。

沈娇宁在高台上独舞的同时, 其他几个与她一样装扮的女孩子们从大幕后,一个个地出来。

她们舞姿整齐,体态优雅,身量相仿, 足足有八个, 先站成一列,又变换队形,前后错落地开始舞蹈。

观众们定睛一看, 发现高台上的沈娇宁虽然跟她们站的高低不同,但整体异常和谐,分明就是精心编出来的一支群舞,八个伴舞都是围着她跳的,只是这个领舞站在高台上,跟一般舞蹈不一样。

这还不止,等这一段合舞结束,八名舞者又站成一列,手持竹笛,且转且跳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