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2 / 4)
若夏夏是她的女儿,她也不愿意把她送去纺织厂里。唉,看着夏夏,她都恨不得把自己那混儿子给打包塞回去,这一天天的净让她操心。
林白夏听了半天,才发现是这个事,她很快放下了心。大概等她今年夏天高中毕业的时候,国家就能恢复高考了,到时候选择就多了,也不用再局限在这边了。
她是知道她爸妈的,若是知道她想去参加高考,那肯定是支持的,完全不存在会因为想让她去供销社或者是工厂端上铁饭碗就不让她继续上大学。
从小长到大也十六年,她早就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林父那边暂且不论,他虽是个当兵的,但是也在军中跟着扫盲班识字,后来也读过不少书,很是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而林母这边重视读书完全是归功于林白夏她的姥姥姥爷了,这两口子虽然不识几个字,但是因为只有两个女儿,不想让她们被看轻了去,在许多人还在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候,他们老两口却反其道而行,不管怎样都要让两个女儿学会读书认字。
当然,据后来林白夏听她姥姥跟她唠嗑的时候说,这样“先进”的想法,是他们两口子当初年轻的时候,几个借住在家里几天的进步青年说的,那其中还有女学生,不然他们还真不懂得这个。
林白夏一推,然后了然,她姥姥姥爷年轻那会还是民国初,各种学生运动正是盛行的时候,不怪乎他们能从那几个进步青年嘴里听到这个。
现在姥姥姥爷对他俩的先见之明一直很是得意,因为正是因为他们的两个女儿都识字,当年才能那么轻松地进入纺织厂。因为当时这个小县城,几个厂进厂名额的竞争还是很激烈,幸亏识字让人高看一眼,一下子就招了进去。
而这几个外孙外孙女,也一看就比旁的人家懂事有教养,而且还个个都是高中生呢,这让老两口怎么不自豪?出去和其它的老爷子老太太唠嗑的时候,老两口哪次不是被羡慕的份?谁还敢说他们只有两个女儿命不好?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就算是最捣蛋的二表哥胡广元他也死活是考上了高中了,当然他本就有点小聪明,再加上他和表妹夏夏同岁,要是就剩他考不上,那最后多丢脸,所以着实是拼了一把,努力学,最后考上了高中。
林白夏她万分确定等今年十月后,高考就能恢复,但是这个时候她大姨自然是不知道的,所以肯定是想让二表哥去厂里了。
她过去坐到林母旁边,然后想了想就跟她大姨说:“二表哥他不想进厂不是?那二姨您也不用逼他,反正还有大半年呢,到时候等我们都要毕业了,周围的人都交焦急等着去找工作然后进厂,二表哥他在里面,心情能不受触动?到时候说不定他就改变心意,愿意进厂去了呢?”
林白夏这用的也是缓……
林白夏这用的也是缓兵之计,大表哥已经进厂子七八年了,到时候劝大表哥去参加高考是要困难些,但是二表哥跟她正是一个年纪,等高考恢复的时候,他正好可以参加。
接下来她只要提醒大姨在接下来半年好好督促二表哥学习就行了,这样等高考恢复的时候也不至于手忙脚乱,遇到学过的东西都忘记的窘况。
胡母听完,觉得也的确是有些道理。她这个小儿子和他大哥不一样,要是自己逼着他,最后就算通过门路把他安排好了,他也不见得能乖乖地去,指不定给她搞出什么幺蛾子来。还是按照夏夏说的办,说不定到时候他自己就愿意了呢?
林白夏看着大姨松动的表情,赶紧趁热打铁道:“我听说有的时候大厂子也会到学校这边招学生,虽然不一定今年能碰着,但是早准备还是没错的,成绩好看一点,到时候被挑中的几率也大一点,这也算着是做两手准备,最后除去大姨你们给表哥安排的去处,表哥还能多一个选择呢。”
胡母觉得有道理,就她们厂前年的时候还到高中那边招过几个女学生呢,刚开始的工资都比她们当年进厂的时候要高。虽然这样的事发生地少,但就像夏夏说的,早准备准没错,所以她打定主意等回去之后要好好督促着臭小子学习。
当然胡母这么急也是有原因的,现在因为城里有许多中学毕业生因为闹革命无法进入大学,也无法被安排工作,最后只能按照政策的要求下乡当知青,去支援农村去。
除去独生子女或者是被工厂招工,还有去从军的不用下乡,其余的年轻人是都得去的。当初老大那个时候,一个工厂名额那简直是比金子还贵,他们花了不少钱找了不少人,最后才让他通过工厂招工进了厂,没有跟着大部队去下乡。
现在轮到小儿子了,他们夫妻俩当然也不会厚此薄彼,不管他,就让他下乡当知青去,所以也打算按照之前那样,花钱找人给他安排进去。还好这两年工厂里名额比起之前多了点,她和孩子他爸去找人花钱疏通也容易一点。
而那边原本还在垂头丧气的胡广元,一听到林白夏在对他妈说话后,马上就精神了,但是碍于林白夏正坐在他妈那边,他只能冲着她做表情使眼色,但是全被忽略过去了
↑返回顶部↑